最近身边都是感冒大军,很多朋友都在抱怨一觉睡醒后头痛、鼻塞、流涕,还“失声”了!为什么这些天感冒的人会这么多?
秋天是风邪发威的日子,《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就有秋风疾进的意思。秋风送爽气温降,人体会感觉到凉,这时如果不注意添衣加被,或者喜欢开窗睡觉,“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人就容易受寒感冒。
再加上最近很多地方秋雨频繁,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多则湿气重,寒湿之邪伤人更甚,所以感冒中招的人一抓一大把。
感冒初期,这时是外寒入侵体表的阶段,人们会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这也是疾病最容易对付的阶段,一般不用药物,用一些小方法就能逐渐缓解症状。但要注意:一定要第一时间用这些方法才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拖得越久效果越差!
热敷后颈:后颈处有个大椎穴,这里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可以说是身体的“阳中之阳”,用好人体的这个小太阳,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赶走疾病。
暖大椎有很多方法,比如在洗澡时用热水反复冲刷这个穴位,或者用电吹风的热风对着大椎穴吹、用热水袋热敷整个后颈等等。这主要是热刺激在起作用,与中医中的“艾灸”类似,如果有条件,用艾灸效果更好。
艾草本身就是温补的,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艾灸大椎穴通过热刺激使得身体气血循环加快,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艾灸还具有补气助阳之效,通过艾灸大椎穴补阳升阳,对全身保健都有好处。
按揉掌心:在我们双手中指、无名指指根下方,感情线上,有一片区域是手掌的肺敏感区,呈扁圆形,是预防和改善肺部疾病的重要反射区。发现自己有感冒的迹象,赶紧用拇指指腹按揉另一手掌的肺敏感区,每次按揉3~5分钟,早、中、晚各一次。
刺激这个敏感区的主要作用是宣通肺气。肺主气,管呼吸,感冒咳嗽通常是肺里有热,生痰,造成肺气不畅,得不到宣发,因而得病或加重病情。多按揉这个部位有宣通肺气、利咽止咳的功能,感冒初期咳嗽流涕,一定要多按按掌心的这个地方。
晚上睡前配合用热水泡脚,或者在睡觉时在颈背部枕一个大号的装着热水的暖水袋枕,这样睡一宿,一般第二天起来就会好很多。
葱白、香菜根煮水: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时,可以用葱白3段、带根香菜5根熬水,然后服用。葱白解表散寒,香菜根含有发汗、缓解头痛的作用。
另外,还可用紫苏叶煮水,代茶饮。如果微微出汗,就不必再喝了,如果没有出汗,则继续喝,直到微微出汗为止。注意:微汗即可,大汗淋漓反而不好。
初起的风寒阶段维系时间很短,最多一天就过去了。如风寒阶段没能把感冒控制住,转郁热了,此时的症状就变成:喉咙痛,流清涕变成黄浊涕,身体发热,无力。这时用艾灸调理,既要清热,又要扶正。
感冒如果有发烧,可以艾灸印堂穴和大椎穴,能帮助退热;痰比较多的,找找腿上的丰隆穴,它可以化湿、祛痰;咳嗽、咽喉痛的,多灸尺泽、合谷、列缺,可清肺泻火,缓解不适;最后还要再灸一灸足三里和涌泉穴,能温阳补气、固本培元,尽快驱邪外出。
感冒了,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句“感冒要多喝水”。但是医生提醒: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感冒时喝水确实可以缓解一些感冒症状,但是一味大量喝水会存在很多隐患。
那喝多少水合适呢?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饮水量应该在一千五百到两千毫升,这个饮水量适合大多数人。而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水要喝温热的,热水能温阳,但量也要控制好,喝得太多会加重肾的负担。还要注意千万不要喝凉水!喝凉水会使寒气加重,病更不容易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爱民提醒各位:“感冒期间大量饮水,容易造成水中毒,也就是造成低钠血症、细胞水肿,这时会出现头晕、无力等表现。所以感冒期间大量饮水并不适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崔红生补充道:“有些具有基础病变的患者,比如心功能或肾功能受损,多喝水反而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更不利于感冒的恢复。”
参考来源:央视网、央视财经《是真的吗》、青岛晚报电子报、大河网、广州日报、牛城晚报
推 荐 阅 读